閱讀記錄 | 搜小說

茅盾散文集分節 5

茅盾 / 著
 加書籤  朗讀 滾屏

图画课在当时般的小学校里是容易开的,因为师实在难找。植材小学总算找到了个,是镇位专门替画尊容的画师。那时,乌镇还见到照像,,就请画尊容的画师张尊容像,留作纪念。这位画师有六十多岁了,们临摹芥子园画片,说:“临完了部芥子园画片,论是梅兰竹,山,翎,都有了门径。"但是自己手,只批改们的画稿,认为对的地方,就赏杠,书"再临次"。

【收藏詞格讀書,防止丢失阅读度】

对于音乐,是喜欢的。音乐用的是沈心工编的课本,其中有首《黄河》共四节,现在还记得第节是"黄河,黄河,自昆仑山,远从蒙古地,流入城关,古多少圣贤,生此河城外,河边,黄沙草无烟,安得十万兵,驱西北边,饮马乌梁海,策马乌拉山。"这首歌曲调悲壮,很喜欢,但甚懂歌词的意义,音乐的徐先生,只唱,解释歌词。解释,并及草的典故,但乌梁海、乌拉山,懂,只说这概是外国的地名。

植材的第二年半年有所谓童生会考。清末年废科举办学校时,普遍流传,中学毕业算是秀才,等学校毕业算是举,京师学堂毕业算是士,还钦赐翰林。所以等小学学生自然是童生了。起植材同什么等小学会考,只记得植材这次会考是由卢鉴泉表叔主持,的题目是《试论富国强兵之》。议论国家事那些话凑成四百多字,而终之以曾反复解释的"丈夫当以天为己任"。卢表叔对这句加了密圈,并作批语:“十二岁小,能作此语,莫谓祖国无也。"

卢表叔特地把这卷了给的祖看,又对祖赞扬。祖把卷了给,仍把卷子还给卢表叔。

笑着对说:“这评论文是拾牙慧的。卢表叔自然,给个好批语,还特地给祖看。祖和二姑常常说该到家的纸店学徒了,料想卢表叔也知反对,所以用这方法。"又说:“去年祖四叔再去县立小学,卢表叔特地对祖说:‘这是袍料改成马褂了!'"原为了让继续念书受到了很。卢表叔把童生会考的成绩到宣扬,也是为了帮助,使能按照的遗嘱去

在植材是寄宿的。寄宿生和师同桌吃饭,肴馔比较好。惜每月四元的膳宿费,就是为了使的营养好点。因为祖当家,实际是二姑作主,每月初、十六、初八、二十三,才吃,而且祖和三个叔两个姑,加,即使,每所得多,何况只是小碗,薄薄的几片呢?二姑每月四元是费,但钱是的,二姑也无可奈何。

这年冬天次梦游病(家乡土语"活走尸")。事的本家叔叔娶去吃喜酒,随同家闹新,直到夜间十二点回家,第二天早匆匆到植材课。中饭在会计的藤椅,忽又起低头校而去,校中以为有事,因而问。但自己,这切都,只是忽然到了家门,这才奇怪为什么又在家门了。家里是"活走尸",讲了许多离奇古怪的老古话,例如"活走尸"倘在路碰就会倒地起,就此去;又如"活走尸"倘遇河,也知是河而跳去,就此淹等等。却以为梦游是足之故,从此熬夜,觉时间限在晚九点。

------------------

中学时代

九○九年夏季,从植材学校毕业了,时年十三周岁。准备让中学。那时中学只有府里有,也就是杭州、嘉、湖州、宁波、绍等地才有。杭州除了中学还有所初级师范,有考这个师范。师范学校当时有优越条件:收食宿学费,年还发两,但毕业必得当员。认为遗嘱是搞实业,当员与此符,因此没有让去。杭州还嫌远,嘉最近,但最决定让去考湖州中学(其实湖州与杭州的远近样),因为本镇有戚姓费的已在湖中读书,可以有照顾。这是次离开乌镇,又是到百里之远的湖州,所以特别放心。和姓费的同乘小,费是辈,该称表叔。到了湖州中学,原想三年级,但因算术题目完全答错了,只能二年级。

湖州中学的校舍是山书院的旧址加建洋式室。校数丈的土阜,有敞厅三间,名为山堂,据说与苏东坡有关。至于宿舍,是老式楼,每有铺位十个。

湖州中学的校沈谱琴,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,地主,在湖州起有名望。家有家师汤国藜,是个有学问的老女,是乌镇,但从未听说起,想是从小就在外地的。(辛亥革命,章太炎的续弦夫即是这位汤女士。)沈谱琴从到校,聘请的都是有学问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本国地理的(可惜记的姓名了)和国文的,仿佛还记得姓杨名笏斋。地理是门枯燥无味的功课,但这位老师却能够形象地讲解重的山山及其古迹——历史有名的及古战场等等。同学们对此都很趣。至于杨老师们古诗十九首,《东南隅》,左太冲咏史和居易的《慈乌夜啼》、《州民》、《有木》八章。这比在植材时所读的《易经》有味得多,而且也容易懂。杨先生还从《庄子》选若们。把庄子作为先秦诸子的思想流派之看待。还没这样的认识。以《庄子》作为最好的古文们的。说,庄子的文章如龙在云中,有时见首,有时忽现全,夭矫化,可猜度。《墨子》简直知所云,部分看懂。《荀子》、《韩非子》倒容易懂,但就文而论,都及《庄子》。这是次听说先秦时代有那样多的"子"。在植材时,只知有《孟子》。

湖州中学的育有"走天桥"、“翻铁杠"等。次练习“走天桥"时,育老师告诉:眼朝看,看,就能在天桥回走,走天桥是容易的,比翻铁杠。老同学示范走,老师走。记着眼朝看,易从天桥的此端走到彼端,待往回走时,走到半,知怎的朝看,两就发了,敢再走了,只好趴在天桥,挪子,慢慢地爬到了彼端。其实天桥离地面丈把

至于翻铁杠,就无法翻。跳,两手就抓住铁杠。矮,老师了杠,老师松,又落了。如此数次,惹得老同学们笑,更用说翻铁杠的能手了。从此再学翻铁杠了。

至于,都是真。老同学告诉,这能装九颗子弹,打完再装也半分钟就装好,熟练几秒钟。这是从外国买的,同学们就称之为"洋九响"。真有子弹,而且很多,放在的储藏室。

觉得难,开步走,立正,稍息,肩之类,在植材时学,但是真,只是木棍。现在是真了,刀以就更显得矮了。知有几斤重,肩,就十分困难。就站稳。师喊开步走,才挪步,肩知怎地就了。只好拖着走,真成了"曳兵而走"了。从此以这门课,就免了。至于踢足算是用踢,只在地了七、八尺。因此,同学们赛时,只在旁欣赏。

每学期例有次"远足",欣然参加了。第次是到场山,路远,多三十里。去时刚走多路,觉两象挂了十多斤的铅条,就在路旁休息。老同学知是第次“远足",扶着走,还扶着跑,说练练就行了。如此挨到了目的地。也知怎的,回居然能走,扶,掉队。

现在想,湖州中学的实在是正式的军事练,“远足"也是"急行军"的别名罢了。

事实证明,沈校这样布置,是有意的。

在湖州中学的意外收获是学会了篆刻。这是在二年级学平时,四年级个同学的。会篆刻。喜欢在工作时站在旁边看,久而久之,就看会了。据这位同学说:篆刻也分派,以能创新为贵。也多看和同时的篆刻,以广见闻。还说:“包世臣的《艺舟楫》谈到篆刻。"如何劈开平常的石章:用两的铜丝相绞,使两股成为股,同般的绳相似,然用竹片把这铜丝作为弦,成为弓形就成了。解剖石章时就用这铜丝弦作为锯子,象木匠锯木板样就能把石章劈开。

暑假到了,回家件事就是找东西把刻字刀。家的纸店有刻木头的刀,能在木头凿刻文字或图画。但样子和那个同学所用的篆刻刀同,能用。结果,从破阳伞折取小段伞骨,是扁形的,宽到裁分,有三寸。把这钢片托纸店的学徒磨成锋利的刻字刀,果然跟同学的特制篆刻刀相近似了。

遗留的石章,任曾学写篆字,只好查康熙字典,依样画葫芦,用拓印法居然刻成第个石章。所谓拓印法,也是那个同学的。其法如:把字用浓墨写在薄的毛边纸或宣纸,然覆在石章,用使有字的纸泽,再加覆纸两三层,用指甲反复磨捺,然去其纸,石章即有清晰的反面字。据那位同学说,老手用拓印,就在石章反文,比用拓印法更流利而圆

个暑假就在刻石章中消磨完了。又该学了。这是在湖州中学的第二年,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。刚到校,就看见校的布告:愿去南京参观"南洋劝业会"者即报名,费十元,五天发。当时极了,马报了名,同时写信给,信中说:现在边有十元,那是给的半年的零用钱(每月三元五角零用),如果赞成去参观“劝业会",那就用零用钱抵帐吧。

真没料到,正在发的夕,从民信局寄了信并洋十元。信中还说:“在南京看到喜欢的书,或其它东西,只手头的钱够,可以买再寄钱。"

现在简略地说说"南洋劝业会"的宗旨及创办经。南洋(今称东南亚)各地华侨甚多,其拥有资产者皆愿意为祖国之发展工业所能及。办"劝业会"就是为了招徕们投资办工厂并传授管理工业的经验和技术。而且,"劝业会"陈列之品多数为江南各省之特产,为南洋各地华侨所喜用,故亦有向南洋各地推销江南各省特产之作用。两江总督端方()、江苏巡陈启泰奏请获准(其实参与其事者也有华侨资本家),在江宁城公园附近紫竹林带购地七百亩,建造会场,经费由官商分担。筹备了两年,“劝业会"于○年六月五(宣统二年四月二十八)正式开幕。

校方包租了型小,船有官舱、舱统舱,又拖带两条木船,载也装行李,从湖州到南京,行程二二夜,行共二百多,包括师四,工友二。在船住的很。船到无锡,岸换乘车。拂晓到达南京关车站,抬头看见斗的"南洋劝业会"五个闪闪发光的字,走近了看,才知是许多小电灯泡连串成的。们由师引导,先到浙江会馆,但会馆早已,临时找到庙,家打地铺,四位师也例外。

[章節報錯] [本書更多新章節] [推薦作品]
目錄
大家正在讀
作品大綱 返回介紹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當前日期:2025年5月25日 17:10
Copyright © 2009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切回簡體版)

聯絡途徑:mail